金秋十月,举国欢庆。当多数人沉浸在国庆假期的休闲时光中,我市多个重点工程项目现场依旧一片火热景象。建设者坚守岗位,以“假期不停工、进度不减速”的奋斗姿态,全力推进工程建设,用实干为城市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记者来到天津地铁8号线南丰路站至天津大学六里台站区间的铺轨工程现场,100余名铺轨作业人员各司其职,忙碌而有序。中铁二十二局铺轨一标工程部部长杨世昌介绍,为高效推进施工,现场采用“轨排法”作业模式,团队分工明确、协作紧密,从轨排拼装、运输就位,到轨道调整、道床浇筑,各环节无缝衔接。
同时,项目借助机械化、智能化铺轨设备,使铺轨效率较传统工艺提升20%;专业测量人员运用轨检车,对轨面高程、方向、轨距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,确保轨道铺设质量完全达标。预计到2026年春节前,地铁8号线铺轨工程便可实现“短轨通”。作为我市首条全自动无人驾驶地铁线号线铺轨工程的高效推进,将进一步加快全线通车节奏,未来线路串联西青区、南开区、和平区、河西区等,可有效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。
不止地铁8号线线施工现场同样机器轰鸣、干劲十足。中铁六局天津公司的350余名施工人员坚守一线,争分夺秒推进观景道站至北塘站区间预制箱梁的架设任务。“现在正处于架梁的关键阶段,每个环节和程序都要确保万无一失。”架梁现场,项目主管工程师梁斯博一边逐一核对标准参数,一边向记者介绍,“国庆假期,我们始终紧抓施工生产不放松,严格把控每一道工序,全力确保工程安全与质量。”
随着铿锵的指令声,双导梁架桥机缓缓启动,一片长30米、重量接近200吨的预制箱梁在高空中平稳移动。测量人员紧盯着全站仪,实时向现场报送精准数据;下方4名工人默契协同,精细调整支座位置。经过58分钟的精准作业,箱梁与桥墩垫石实现完美“咬合”,整个施工流程高效运转。作为天津市重点轨道交通工程,Z2线一期工程将串联城市多个核心功能区,建成后不仅能极大方便滨海新区与天津中心城区的交通联系,更将深度融入“轨道上的京津冀”综合交通体系。
在滨海新区,天津垠坤中新未来汇产业基地二期项目施工现场同样热度不减,300余名建设者坚守岗位,全力冲刺建设节点。目前,项目已进入主体施工关键阶段:基础回填全部完成,28栋单体建筑中16栋已实现封顶,剩余单体施工正有序推进。
“为保障施工效率与安全,项目部实行假期值班轮岗制度,管理人员全程轮流在岗。”中建安装一公司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,项目部每日开展安全巡查、质量抽检及现场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,持续核验并更新人员入场资料,同时重点关注现场高处作业与临时用电安全,全力保障假期安全文明生产。
“虽然不能陪家人过节,但一想到项目能早日完工、为区域发展作贡献,一切都值了!”刚换班的年轻技术员语气坚定地说。据悉,该项目建成投用后,将打造为集轻生产、研发、实验室、检测功能于一体的绿色生态主题园区,重点为区域内绿色低碳领域中小企业提供服务,助力中新天津生态城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。
index_100331971){ alert(您已浏览到最后一页); return false; } $(#Content_100331971+count_100331971).show(); });
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:创造未来 书写“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”高质量发展新篇章
刘桂平赴团泊体育中心调研我市全运会备战工作 发扬顽强拼搏精神 全力备战争创佳绩
习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强调: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